进入4月,干旱少雨的天气伴随着大风一直持续到现在,随着气温升高,地表水分的蒸发量逐渐增大,开始干燥泛黄的土地让人揪心。走近引黄灌区却是另一番景象,黄河水沿着引黄渠一路延伸到远处,田地里都是农民浇水的身影和爽朗的谈笑声,春风习习,麦浪滚滚。
引黄灌区内浇水施肥的村民
“现在浇水不用熬夜排队、也不用拖上百米的水龙带了,在自家地头架上小抽水机,一天浇完。”高青县道堂李村村民孔凡庆一脸轻松,见到河务局的工作人员格外亲切。高青县道堂李村是国家地理标志“高青大米”的主产区,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植稻米,黄河水是浇灌水稻的主水源,高青县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年产“高青大米”500万公斤,仅此一项可增加农民收入3000多万元。可以说是黄河水成就了高青大米,浇灌出了沿黄百姓的幸福生活。
说到引黄节水,当地村民非常支持。“黄河水可是咱们的命,我小的时候这里是大片的盐碱地,没有黄河水的压服咋能种出这么好的水稻,不省着点用,子孙后代咋办?”道堂李村的李大妈回应。
引黄灌区硬化渠道引水
2020年,高青黄河迎来了引黄节水建设的新纪元。马扎子引黄闸和刘春家引黄闸供水主渠道全部硬化,引黄灌区内的第一批硬化引水渠投入使用,重要输水沟渠清淤排障全部完成,关键分水闸口整修维护全部到位。种种举措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土沟任淌,大水漫灌”的粗放引水灌溉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高青县引黄灌区内四通八达的引黄渠道,密实紧凑的供水网络。作为保障引黄供水的“主力”,高青河务局在引水督查和用水监管上下大力气的同时积极与地方沟通,做到协同一致、同频共振,在满足地方引黄用水需求的前提下,抓牢抓实引黄节水建设。
淤背区猕猴桃园滴灌
高青黄河河务局有淤背区5000亩,多以苗圃、果园为主,虽然背靠黄河,引水灌溉却一直是制约苗木发展的瓶颈,随着2015年淤背区灌排系统的投入使用,这一现象得到有效缓解。时间来到2020年,高青黄河河务局启动了全面引黄节水建设工作,该局抓住春灌引水的有利时机对淤背区灌排系统进行了维修养护升级,对老旧损坏管道进行更换维修减少“跑冒滴漏”的现象发生、对变频自动控压系统进行全方位调试确保达到效率最高节水最优,对比维修养护升级之前节水近三成,运行费用降低两成。淤背区引进了更为先进的喷灌系统。位于大刘家管理段辖区内的60多亩猕猴桃种植园和30多亩的葡萄种植园成为淤背区的节水样板。
该局负责人雷聿凡说,引黄节水是一项长效工作,是建设节水型社会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引黄供水的基层单位,让节水政策和精神落到实地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推进引黄节水建设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