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三道河:“襄阳制造”,勇当水保“模范生”
---记襄阳市三道河水库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砥砺前行
近年来,三道河水保园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从细微处发力,做精品工程,打造“襄阳制造”品牌,不断深化“模范生”意识,有效发挥示范作用和宣传能力,提升园区品位及战略地位。
因地制宜、综合施策
三道河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三道河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编制了《三道河水库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划》,策划了七大功能区,分别为科研实验展示区、综合治理示范区、库岸生态防护区、生态修复区、植物引种展示区、生态能源示范区、生态休闲服务区,另外配套科教中心等综合管理设施。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已初步建成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水土保持典型措施展示区、溢洪道高陡边坡防护示范区、人工模拟水土流失侵蚀演示区、植物引种展示区、溢洪道左岸弃渣场水土保持治理区、水土保持文化墙和科普长廊十个子功能区。园区的建立为当地开展水土保持治理、普及水土保持知识和倡导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引领、促进和示范作用。
示范园区充分利用弯沟、窄路、荒山、陡坡、废弃山冲等自然地形,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建造主题明确、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示范园区。一是在治理三道河主坝右岸山体垮方项目中,及时引入水保治理理念,既消除了水库防汛备汛隐患,又为园区建设了一处典型滑坡治理示范区,达到了双赢效果。二是利用示范园中心区路口的一片荒山,有效开展演示教育,修建了水土流失侵蚀演示区,通过人工模拟降雨的方式,直观展示不同的植物覆盖坡面在同等坡度、同等降雨强度下的坡面侵蚀发生过程,体现了保护植被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性。三是将一片荒废的山冲,平整成五块阶地,修建了2400米长条形穴状沟,改建成植物引种展示区,从上到下依次栽植了枫香、丹桂、紫薇、红叶石楠和山茶等名贵树木,展示了水土保持林草治理措施,变人工引排为自然下渗,通过修建挡土墙、嵌草砖护坡、排水沟、沉砂池、透水砖便道展示了坡改平、坡面固结、坡面水系等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措施,现已成为游客休闲和为本单位提供优质树苗的植物引种基地。
擦亮国牌、教育先行
三道河水库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同时还是襄阳市唯一一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该局充分利用这一国牌,2015年在风景区主干道修建了近2公里长的“水土保持科普文化长廊”,把《湖北省水土保持科普教育读本》固化为40块科普知识牌进行展示,在沿途悬挂100多块标语牌、树木名称牌,在山体篆刻100多处水保主题宣传标语,并在主路口设置园区指示牌、措施牌,所有牌体均采用原木材质,把精雕细琢体现在精品工程。且位于南漳县县城内,每天到园区休闲旅游、婚纱摄影、散步健身的人络绎不绝。园区充分发掘这一区位优势,把示范园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对接组织武汉大学、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师生到园区参观学习、互动实验;南漳县6所中小学校,先后组织1800余人次到园区学习水保知识,接受水情教育;多家幼儿园到园区开展“游景区知水保”活动。与此同时,开展水保进校园活动,发放1500余册《水保科普教育读本》和2000多份“水土保持,从我做起”倡议书,将水保宣传与功能区展示紧密结合,将课堂教育变成了社会教育,将封闭式的室内教育移到了室外教育,让游客在游园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水土保持知识的再教育。
创立品牌、勇当模范生
园区依托三道河水库而建,属鄂西北浅山丘陵水土流失类型区,具有黄土区和土石山区两种地貌类型特点,以面状侵蚀为主。在水源地水土保持建设、水土保持生态旅游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园区环山傍水,通过整合山、水、田、林、湖、路资源,积极创立“襄阳制造”品牌,致力打造“品牌”优势,将水保文章做大做强,实现了“凸显山水优势,发挥科普功能,普及水情教育,提升单位实力”的既定目标,示范园成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和生动实践。示范园的建设,为增强全社会的水土流失忧患意识、展示水土保持治理成果、提升水土保持科技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堪当“模范生”。
通过“襄阳制造”这个品牌和平台,三道河水库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获得了湖北省水利厅的点赞,也赢得了襄阳人民的认同,提高了园区的知名度,同时也打通了走向水情教育基地之路。(刘丽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