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水文数据 记者 滕红真/摄
秦淮河无线双动力ADCP流量监测
监测蒸发量 记者 滕红真/摄
云台山河水文应急巡测
□记者 滕红真 王健康 通讯员 杜勇
7月初的南京,遭受了超历史特大洪水的侵袭。当别人都往家里跑时,有这样一群追赶洪水的人,他们往河岸跑,往大堤跑,往自己的岗位——水文站集结。
5个人的水文站连轴转
秦淮河流域东山站7月7日水位11.44米,超出历史最高水位0.27米。这场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考验着5个人的团队。
“汛期休假、请假是不可能的,24小时值守是常态。”站长胡电海介绍,“我们5个职工坚守在秦淮河测流、观测断面,工作任务满负荷。”
工作量大,但职工们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胡电海在洪水发生时,来回穿梭于东山、前垾村(句)(秦)站间,有一天早上6点到晚上8点,粒米未进。
其他3名男职工奔赴测流断面抢测洪峰,都要“泡”在淹水的小房间里近1个小时,最紧张时,一天要进行20次左右测报。缆道房里的椅子早已成为他们值班时的床。
女职工程丽君值守在站里,实时观测水尺,校对遥测数据,水位在逼近或超过历史最高时,每5分钟就要观测一次。同时还要收集江宁所有站点及周边站的水雨情信息。没人替换,一坚守就是10多个昼夜。
坚持再坚持!“已经养成习惯了,外面涨水的时候,让我睡觉我还睡不着呢,不踏实。”已经工作12年的程丽君在非汛期,也已养成睡前用手机看一下水情信息的习惯。
更让胡电海感动的是,在防汛的关键时期,站上年轻技术员徐飞的妻子临产,为不影响工作,徐飞默默将妻子送回老家,自己仍坚守岗位。“全站人员真的是满负荷运转,但大家毫无怨言。”胡电海语气中流露着自豪和心疼。
老党员带头,年轻人顶风冒雨
7月初,高淳区境内的固城湖、石臼湖、水阳江水位,转瞬上涨,“洪水走廊”,压力不小。
高淳水文站退休的技术专家老党员沈来保得知严峻汛情后,第一时间赶赴高淳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沈工退休的时候就说,只要防汛需要我,我随时来。”站长戴雷感慨道,“从风华正茂的17岁到而今花甲之年,他一直坚守在基层水文站,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老党员的以身作则,是对年轻人最好的示范。
于飞龙和夏巍,两名1989年的“大男孩”在7月初的大水面前,经受住了考验。当他们挤在40摄氏度的高温缆道房里监测时,被怎么驱赶也不走的蚊子给“叮上了”。此时,他们担心的却是水位落差大吗?会发生逆流吗?如果那样,测流则更需仔细小心了。
1992年的刘月,笑着对记者说:“我学的水文,对这份工作有思想准备,不后悔。”作为站上唯一的女职工,她时刻关注着水雨情的变化,回答无数的水情咨询电话。
老党员率先垂范,戴雷和站上的3个年轻人鼓足干劲儿,顶风冒雨,抢测洪峰流量,检修遥测仪器,向各级防指发送水情短信近14万条。
泡面,盒饭,“白加黑”轮值……无一不成为他们汛期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每年入汛后,站里就是家了。”戴雷平淡地说。
4厘米的钢丝绳不能断,数据不能断
“长树枝、废家具,我们打捞上来的东西多得很呢!”说话的是六合监测中心副主任同时负责葛塘水文站的韩伯成。这个汛期,可把他忙坏了。
7月1日到5日,强降雨导致马汊河水位最高涨至10.21米,超过警戒水位2.12米。水位涨速最快时,达每小时32厘米。汹涌的河水,肆意咆哮。
此时,一次90分钟、每天6次的测流,成为韩伯成24小时密切关注的内容。洪水卷着杂草,让暴雨中本就艰难的测流,变得更加艰难。
“每次我们都带着镰刀。”韩伯成叙述道,“人必须要下水,才能把这些漂浮物清理干净,有时候,光这项工作就要半个多小时。”
“别小看这些漂浮物,一个不注意,它们就把走航的钢丝绳弄断了,4厘米的钢丝绳不能断。如果断了,测流数据就空白了。”在韩伯成看来,数据的完整要比自身安全重要多了。
在汛期紧张的20天里,韩伯成夜里也要测2~3次流量。当记者问及“白加黑”的工作,身体是否吃得消时,韩站长轻描淡写地说:“这有啥,早就习惯了。”
水文人,没有华丽的辞藻,他们说,自己只是做着最基础的工作;水文人,没有光鲜的“外衣”,他们测流时要冒着风雨,不顾泥泞与洪水作战。
工作辛苦,责任重大,但南京水文人无怨无悔,他们将默默奉献当成习惯,无华却动人。“2016年全市防汛抗洪有功集体”,是对这些幕后英雄的最佳褒奖。
“我们很普通。”这句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话又重新回荡在记者耳边。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6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