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都江堰灌区人红红火火话新春

  • 发布时间:2015-02-26 20:34:58
  • 来源:

三台都江堰灌区人红红火火话新春

“身上沾泥花、脸上挂汗花,为了一个梦、进城闯天下。你也有思念、我也有牵挂。一年忙在外、谁能不想家。”这歌谣唱进了三台县八洞镇大旗村村民唐家钰的心里。当我们来到三中公路一幢别样的浅红小楼前,装饰一新的花台和红红的小花正诉说着羊年新春的故事,与周围的群众一样,通过近年的灾后重建,乡村小民居拔地而起,水电路气一应俱全,笔者不禁为时尚的新农民生活理念及不凡的谈吐所折服。

责任:当好农民

这儿是四川都江堰人民渠六期尾灌区,千里岷江水依然滋润着这片多情的土地。唐家钰和妻子谢秀依然把农业耕作看作是自己的第一要务。“一家5口不到2亩田,人多地少,吃饭当然成问题,种田要懂科学才行!”,唐家钰向笔者介绍了一家人种田的秘秘。“第一是要有好品种。要选用正规科研院校培育的优质高产品种,去年,我们参与耕作的川农大博导黄富教授的“宜香优2115”水稻已实现亩产820多公斤。其次当然是科学用肥以及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在八洞镇农业、水利干部的帮助下,唐家钰既保证了水稻丰收需要的养分、水分,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平均每亩节省成本50余元。去年农业生产也取得好收成,所打的口粮不仅满足了家庭的需要,还卖了一部分优质稻谷给平强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加工升级。

打工:建好家园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为了咱爸妈、为了咱的娃,也为了更多的高楼大厦!”。说起城市打工的经历,家钰夫妻俩真是走南闯北,从北京、上海、重庆,到成都、绵阳、三台,摸爬滚打也近20个春秋。“家乡经济条件、社会环境,这些年都开始变好了,还是就近打工的好!”。家钰、谢秀一致觉得,不少年青人喜欢两眼朝外,不安心家乡的发展。而不少企业又常常为在当地找不到青工而发愁。其实,农村年轻人家门口打工大有作为。一是家乡发展对劳力的需求正不断增加,在家门口照样有工可打。若没好的技术盲目外出,不仅无工可干,同样得不偿失。二是就近打工可以节省东奔西跑的费用还有时间。三是就近打工可兼顾家庭,由于回家的路相距较远,难免心挂两头,而就近打工,不但可以料理家务、照顾孩子老人,还可种植庄稼、饲养畜禽等。加之,现阶段劳力短缺、工价看涨,收入并不少,有时固然少一点,但加上种养等方面的收入和省下的开销,一年纯收入也不低。

发展:美好明天

家庭是人生的学校、社会的细胞,也是个人品格的起点。谈起家庭成员,家钰、谢秀无比自豪。去年大女儿雪儿以高于重本70多分的成绩考入了中国农大重点专业,二女儿晖儿在三台梓州中学就读初中,成绩看好。家钰认为:爱国和爱家是统一的,家风汇在一起,直接触动着社会风气。家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强化家教、家风,对激发和谐、善良、奉献的道德意愿,培育正确的社会判别和道德责任,具有时代意义。尽管姑爷半年前中风在床,每个月家钰、谢秀夫妇都要去慰问、探望。家钰夫妇盼望全社会都来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正能量,依托家庭,搞好家教、家风,不断让优秀的文明、文化活起来。通过有效的法治德治,以延续生生不息的历史文化,不断激发个人与集体的创造力,为祖国创造更多财富、为群众增加更多民生幸福……

言语间,笔者觉得唐家钰、谢秀夫妇是一个非常懂得感恩的人,他们说:你看,通过灾后重建特别是近六年的民生建设、农田水利“全域灌溉”治理,家乡全部通上了入户水泥路、入田耕作路,“塘池沟埝泵”五小水利星罗棋布,结合水土保持、田型调整、土地整理,农业生产更加现代了。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天然(沼)气,还有宽带网、移动手机,不少家庭也购买了客货汽车。去年通过农网改造升级,平日用电更有保障了,各类家用电器都在发挥作用了。骑上摩托车还要走亲戚,笑呵可的他们让我觉得:美好的明天对于他们还有更美好的寄托,这红火的日子其实过得值!(郭红忆 谢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Copyright ©2014-2021 水缘网v3ujbzcqei@gmail.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