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网站讯 7月5日至7日,安徽省枞阳县遭遇来势迅猛的集中强降雨, 5日14时至7日8时42个小时内,全县平均降雨量达222毫米,22个乡镇有12个乡镇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其中会宫、横埠两乡镇超300毫米。安徽省降雨量的站点前10位枞阳就占了3位,最大降雨量为高庙山344毫米,部分乡镇的日降雨量超过了气象部门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大大超过了全县圩口即时排涝能力。
由于降雨集中,强度大,枞阳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据初步统计,全县受灾人口5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5万亩、成灾面积30万亩、绝收面积9万亩。因灾倒塌民房67户168间,严重损坏房屋92户186间,一般损坏房屋256户312间。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其中农业损失3.46亿元、工矿企业损失1.274亿元、基础设施损失5.2亿元、公益设施损失0.04亿元、家庭财产损失0.026亿元。
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枞阳县委、县政府、县防指快速反应,沉着应对,团结全县人民,积极依靠群众,按照省、市防指要求,紧紧围绕“确保不死人,确保灾害损失最小”的工作目标,周密安排,加强调度,严明纪律,有序推进强降雨应对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县防指领导和县级班子全体同志深入防汛第一线,精心组织,靠前指挥,发现隐患,及时除险。
一是转变观念,生命至上。面对本轮强降雨带来的严峻防汛防灾形势,枞阳县以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为第一原则,扎实开展地质灾害点、江堤和江心洲崩岸段、小水库、尾矿库、当家塘、危旧房等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动态掌握、全面摸清隐患点分布、受威胁群众数量等底数。对隐患点受威胁群众,想尽一切办法进行转移安置。截至7月7日8时,全县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270人,并安排专人做好安置服务,确保转移群众生活安定、生产有序、思想稳定。同时实行隐患点24小时专人值守,严防群众在危险解除前擅自返回而造成伤亡。
二是反应快速,应对积极。雨情就是命令。县防指和各流域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第一时间到岗到位。7月5日8时,县防指启动防汛应急预案IV级响应,7月6日6时根据雨情、水情变化将防汛应急预案由IV级响应提升到Ⅲ级,取消了所有有防汛任务的单位双休日、取消一切与防汛工作无关的会议。7月6日晚,县防指召开紧急会议,周密部署强降雨应对工作,及时转发市防指命令,并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下发紧急通知。7月7日8时,白荡湖、枫沙湖流域超设防水位,两个流域指挥部迅速驻防,加大巡堤查险力度,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
三是强化包保,落实责任。实行“县包乡镇、乡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制度,一级包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共同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实行县防指指挥长负总责、副指挥长分别包保五个流域制度,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行江堤、重点圩口、重要内河县干负责制和技术人员定点制,中型、小(一)型水库、尾矿库县级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一般小(二)型水库乡镇级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全面落实各防汛责任人责任。实行地质灾害隐患点包保责任制,对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建房,县、乡镇、村、组四级联动,认真落实防范措施。坚决兑现防汛责任追究制,纠正不落实的事,惩处不落实的人,以铁的纪律推进防汛各项措施落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结合实际,有效防治。加强水情、雨情、汛情的分析研判,强化防汛工作统筹调度,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加强暴雨期间水库山塘的巡查频次,提前抢排,降低水位,以利蓄洪。加强全县11座尾矿库巡查监测,落实群防群控措施。加强城镇排涝管网设施的检查检修,确保管网水洗畅通、低洼地区积水及时抢排。组织沿江、沿湖和洲圩区开足机械,抢排积水,据统计,全县开机481台,33000千瓦。7月5日起,县防指成立应急排涝分队,进行应急强排,全县共架设40台流动机械,1100千瓦,及时消除圩区内涝。
五是查灾核灾,生产自救。灾情发生后,县防指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赶赴一线核查受灾情况,组织灾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交通、供电等单位及时组织力量,迅速修复水毁工程,保证受灾地区交通不中断、用电有保障;农业部门组织工作组,加强灾后在田农作物田间管理,以秋补夏,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加强监测预警,严防暴雨后次生灾害发生。目前,受灾地区各项生产自救措施正在有序展开,全县社会大局稳定。
尽管现在天气逐渐放晴,但枞阳县防指对防汛救灾工作毫不松懈。目前,枞阳县正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盯住重点、防住突发、堵住潜在”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县、乡镇、村干部包组、包户、包人的包保责任,进一步坚持县、乡镇干部进村入户和吃住在农户家的一线工作法,进一步妥善安排好转移群众和其他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进一步抓好抗灾救灾、生产自救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督查督办严明防汛纪律,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作者:方伟强刘雷李兵 责编: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