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流量男团” ——探访淄博高青刘春家闸管所

  • 发布时间:2019-12-27 11:18:07
  • 来源:

在山东淄博高青,有一个这样的“男团”:

他们不追求流量,他们严格计量、监测、控制流量;

他们不争夺C位,他们讲求精诚团结、和衷共济;

他们不图业绩“出圈”,他们严守一条取水总量指标的“红线”;

他们不贪图曝光率,他们常年驻守在远离喧嚣、“存在感极低”的黄河边……

他们日常的舞台叫作刘春家闸管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淄博黄河供水人。

“流量男团”成员 张睿 摄

刚柔并济的全能“团长”

现年52岁的宫传兵是闸管所所长。除了供水业务外,曾经在管理段工作的他对于工程养护、防汛抢险也心得颇丰,是“流量男团”的全能“团长”。

据他介绍,刘春家闸管所管理着刘春家、马扎子两座引黄闸,担负着高青县64.5万亩农田灌溉、淄博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用水、齐鲁石化等大中企业生产用水及“过清(小清河)补源”的供水任务。只有7人的闸管所,任务很繁重。

“宫所长把日常工作职责概括成‘三个合格’:要做合格的技术员,精准计量控制流量;要做合格的督察员,立场坚定,严守取水总量指标的‘红线’;要做合格的安全员,做到工程安全、生产安全,最终确保供水安全。”宫传兵的副手、刚走上闸管所副所长岗位的袁新国在一旁笑着说。

刘春家闸管所所长宫传兵、副所长袁新国

在宫传兵看来,供水工作是一项原则性极强的工作。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刚需”,黄河又是淄博境内唯一可利用的客水资源。为了最大限度实现黄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2005年,淄博河务局开始探索“两水分供”供水模式,即在同一条引黄渠系中实行错时供水,农灌时期集中供应农业用水,其他时段发挥平原水库调蓄作用,进行非农业供水,这就需要强化供水过程的监督管理。宫传兵经常在引黄干渠、支渠巡回检查,看各分水口是否违规开启、漏水;奔赴非农业用水取水口、调蓄水库、抽水泵站,检查引水记录,核实引水量。

面对违规引水的用水户,宫传兵很刚。“只要在巡查中发现私自开闸放水等情况,我们一定会严肃处理。黄河部门的权威一定要树起来!”宫传兵还会接到一些用水户的“讨水”电话,有讨好的、有哀求的、甚至有大半夜打来恐吓的。不管面对什么,宫传兵都坚定地严守原则,“我们要为国家的资源负责!”

但是,这个严肃刚正的山东大汉也有着柔情的一面。

在一次隆冬腊月的清晨测流中,流速仪不小心掉进了渠道。还不及反应,一个职工便跳进漂着冰凌的水中,把流速仪捞了起来。宫传兵急忙抱来毯子给他暖身子,又捧上一杯热水。“我们的工作不易……”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的眼里浮起了一层水雾。

2014、2015两年,所里接连来了3个“90后”大学生,宫传兵视如己出,“供水业务还是有点窄,想多教他们一些黄河知识。”工作之余,宫传兵带着他们巡查工程、探摸根石,不断扩大他们的“舒适区”。3个大学生都是男孩子,宫传兵也为他们的终身大事操着心,“曾经想把女儿的同学介绍给他们”。这几年,看着他们工作、生活都越来越有声有色,宫传兵也露出父亲般的笑容。

无私奉献的守闸元老

60岁的韩宪桐和59岁的王同国都已经在闸上守了二三十年了。几年前就已经退休的他们,依然在工作岗位上发挥着余热。

刘春家闸管所“元老”王同国、韩宪桐

聊起闸上岁月,“坚守”是他们绕不开的关键词。

“2015年我们供水320天、2016年350天、2017年357天、2018年326天。”王同国用数字标记着每年的工作,“20多年了,我可能一共只有七八个春节是在家里过的,其余都守在闸上了。”

供水工作,平淡又艰苦。每天8时、16时左右,都要进行两次雷打不动的测流,并要及时上报测验数据。冬日的河道滴水成冰,每次把流速仪从冰冷的渠道中提起,连螺旋桨都会被冻住。炎热的夏季闸区游人如织,为了保证工程和人员安全,闸管所职工要全天候巡查值守,启闭机刷新、钢丝绳上油保养、草木修剪以及标志、标牌和界桩刷新……水闸的日常维修养护,都要职工一点一点地干。

几年前,刘春家引黄闸进行安全鉴定,需要在闸前修筑一个挡水围堰。时值隆冬,当时年过半百的王同国穿上防水服,系上安全绳,二话不说就下了水。浮着大冰块的河水瞬间没过了他的腰。

“那是真冷啊。”王同国眯起眼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但是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

与“坚守”相伴的,是日复一日的“孤独”。

“现在好多了,前些年条件还不是很好,真的很孤独。白天还好点,一到晚上,周围静下来就不行了。”二十多年来,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韩宪桐总是一个人坐在水闸旁,一根接一根地吸烟,默默地听着河水流淌,任由孤独在身体里膨胀。过年过节,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这种感受又成倍地放大:“有的时候,鞭炮一响,眼泪就掉下来了。”

就这样,风风雨雨,年复一年,韩宪桐和王同国陪伴着水闸,也见证着它的发展。水闸从原来的人力机械升降变成了电子控制,闸管所也从低矮的平房变成了漂亮的小洋楼。通了互联网,来了年轻人,看着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老哥俩又投入“传帮带”工作中,把几十年摸索、苦练的供水技术倾囊相授。

韩宪桐与张武一起检查闸室

“现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强度越来越小,工作环境越来越好。年轻人也很聪明,学得很快。”对水闸的现状,老哥俩很满意;对水闸的未来,老哥俩很放心。

临别,记者同韩宪桐、王同国握手。他们的手有些粗糙,手背上仿佛覆盖着一层白霜。他们的手,日复一日摇着绞车,夏天拂去铅鱼上的水草,冬天融化流速仪结起的冰凌;他们的手,记录了数以万计的引黄流量数据,而正是这些数据中流淌的黄河水浇灌了广阔良田,筑起了广厦万间,涂抹了绿水青山。

几十年了,他们的手,依然是热的。

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李震摇着吱吱呀呀的绞车,拖拽起沉重的铅鱼。张武注视着水面,指挥流速仪浮起又下沉的方向。伴着“嘀嘀嘀”的声音,程相旭熟练地报数、计数……20多分钟后,他们完成了一次测流。3个年轻人有说有笑地收拾设备,程相旭还轻松地哼起了《夜空中最闪亮的星》。

李震、张武、程相旭互相配合进行流量测试

李震、张武、程相旭都是“90后”大学生,几年前先后来到刘春家闸管所。大学所学专业和供水业务相去甚远,他们就从头学起,很快就熟练掌握了日常工作,成长为闸管所的中坚力量。

繁重的工作、日益减少的休息日、相对单调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和许多刚投身治黄工作的年轻人一样,最开始他们对工作也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可是在交流中,记者发现他们身上洋溢着一种充满生机的力量,这种力量叫作“传承”。

2014年底,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李震参加了对水闸的安全鉴定。当他钻进水闸洞身,仿佛踏进了“新世界”的大门,“最开始觉得供水工作不过如此。但是通过那次水闸安全鉴定,我发现我需要学习、掌握的东西太多了。”李震说。

程相旭上报流量

李震测含沙量

2018年汛期让张武印象深刻。他和其他职工一起,除了要在刘春家、马扎子两座水闸“5+2”“白加黑”地值守,还参加了高青河务局的防汛抢险训练。全身心投入防汛工作的张武对黄河大家庭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大家的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使他对“黄河精神”有了更切身的感悟,“从前是别人领着走,现在更愿意自己往前走,也想更加深入地了解黄河、钻研工作。”

他们慢慢贴近了母亲河,母亲河也塑造了他们。在程相旭看来,工作这些年,自己变得更加自信了:“以前总是觉得怕,害怕干不好。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2017年春节,程相旭从淄博乘火车回家过年。在火车上,他对列车员的开门钥匙产生了兴趣,激发了灵感。回来后,他和张武、李震等一起研制了沉陷点、测压管防护设施——涵闸观测沉陷点测压管防护装置,对沉陷点、测压管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获得了山东黄河科技火花二等奖。这一年,刘春家引黄闸安装了全自动测流系统,他们无数次地调试比测,初步实现了无人值守自动化测流,逐渐提升着涵闸引水测验信息化水平。

刘春家闸管所青年职工张武、李震、程相旭

“以前是干事,现在是干事业,母亲河的荣耀就是我们的荣耀。”他们表示,“这是我们对老一辈供水人的致敬,也是对‘黄河精神’的传承。”

日月流转,供水人的年华随着黄河水流向四方,变成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脉动。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流量男团”持续唱响着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共同谱就的追梦之歌。

欢呼、鲜花、掌声,他们从来不企求,但是他们永远都值得拥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Copyright ©2014-2021 水缘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