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黄河左岸最上游,一道巍然屹立于黄河岸边的险工坝岸,犹如一道铜墙铁壁守护着黄河安全。它就是阳谷黄河陶城铺险工——阳谷境内唯一一处险工,也是山东黄河左岸的第一处黄河险工。
近日,笔者再次来到河边,领略初冬的黄河风光。
站在陶城铺险工5号坝,眼前一片伸向远方的开阔,黄河水面上水汽氤氲、水雾茫茫。其实,阳谷境内黄河河道长2.9千米,只有大河长度的1/1884,但是这里地理位置非常险要,陶城铺险工因此黄河下游著名的险工之一,它上接河南台前堤防,下连东阿堤防,距离利津黄河入海口310公里。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今河南铜瓦厢改道,这次决口改道结束了七百多年黄河南流的历史,形成今天的黄河下游河道,陶城铺河段就是在大河改道中形成的,至2018年已行水155年(1938年6月到1947年3月黄河行泛道)。
从远处看,黄河水冲出河南进入阳谷境陶城铺河段后,犹如一下子扑进一个瓶颈——河道突然缩窄,河水也好像雍高了许多。这是黄河在此进入了黄河由游荡性河道向弯曲性河道过度的河段。黄河陶城铺以上河段,堤距较宽,属于游荡性河道。陶城铺河段以下,两岸险工、控导工程鳞次栉比,防护长度占河长的70%,平面变化不大,属于弯曲性河道。陶城铺段河道就成为黄河由游荡性河道与弯曲性河道过度段的上首,这里也被誉为黄河下游的“黄河卡口”。每到伏秋大汛,当急速的黄河水从上游到此,便被挤在狭窄的河床内,咆哮、怒吼,犹如万马奔腾奔腾,形成一个气势壮丽之景观。如今虽然是冬季,黄河水虽然平静了许多,但是这这里,依然会看到河水漩涡和浪花拍岸。
管理段的同志们告诉笔者,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陶城铺险工开始建设,当年修建草埽坝6段。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提升了抗洪强度。 1962年到1985年,在原有的6段坝岸的基础上建成了16段石坝岸,长达1100米。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黄河工程建设,对陶城铺险工进行了加高、帮宽整修改建。近年来,又对12、14号岸,以及3号坝、控导工程进行加固整修。与此同时,阳谷河务局将黄河文化、地域文化、生态环境、旅游功能等融为一体,对工程绿化美化进行了专业规划,黄河险工建设了“迎宾墙”,栽植了垂柳、雪松、龙柏,修建了“观澜亭”等,险工埽面绿茵如毯,各种景观小品相映成趣,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陶城铺险工于2012年被评为“黄委示范工程”。
在5号坝身上,描绘着“96.8”洪水线,这是阳谷县上下和黄河干部职工防汛抗洪的见证。因为地理位置等原因,陶城铺险工历史上多次发生险情。全县人民与黄河职工严阵以待,奋力抢险。自1961年陶城铺险工抢险胜利后,相继战胜了1970、1976、1982、1996年大洪水。特别是“96.8”洪水期间,陶城铺9号坝出现根石坍塌重大险情,省市县河务局和聊城市、阳谷县,以及兄弟单位派人参加抢险,抛石5000余立方米,以及其他抢险措施,历时一周,最终战胜了大洪水,保障了工程安全。
在 5至7号坝之间,耸立着一座“陶城铺引黄闸”——这是养育阳谷大地的水利工程,阳谷县农业的命脉所在。黄河的历史是一部中华儿女驯服黄河、治理黄河的发展史,她不但形成了独特黄河工程以及黄河景观,她还用甘露滋润着阳谷大地。阳谷是农业大县,但是缺水严重,素有“十年九旱”之称,阳谷农业年需水量2亿立方米左右,80%依靠黄河水。1965年,因为大旱,小麦亩产只有45公斤,玉米只有81公斤。自1971年,阳谷县建设陶城铺虹吸引黄灌溉;1987年建设陶城铺引黄闸和引黄灌区,设计流量50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114万亩。如今年亩产量达1000余公斤,2013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8.5亿公斤,是1965年的8.1倍。自1988年至2018年,阳谷县引黄河水近30亿立方米,有力地促进了阳谷的经济发展。
阳谷是黄河孕育的土地,阳谷黄河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底润,这里有黄河流域最大的龙山文化遗址,伏羲在这里教民种养和渔猎,让阳谷成为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景阳冈的传说,有黄河码头遗迹。在历史的空间内,运河、黄河、金堤河叠交在这里,至今陶城铺附近还有古运河杈和船闸。金堤河水在这里汇入黄河,这里还是民国时期山东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黄河在阳谷续写着灿烂多姿的文化篇章。
笔者环顾眼前的黄河和险工,这里的每一条坝头、每一处护岸,都展示着人民治黄的坚定决心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历史迈进新时代,阳谷黄河干部职工正从历史的实践与经验中寻求着发展的智慧与力量,根据十九大对黄河水利工作的要求,加强黄河工程和水资源管理,坚守人水和谐理念,保障防汛安全和抗旱安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水利支撑,书写新的黄河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