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美景

  • 发布时间:2018-11-26 15:02:45
  • 来源:

那是1982年6月的一天,在防汛的关键时期,距单位45公里处通往原安阳黄河修防处的电话线出现混线,上下通信严重受阻。发现这一情况后,他二话没说,顶着5级大风出发了。15公里远的路途,中间还有很多沼泽地不能骑自行车,他只好扛起自行车在泥泞中行走。直到下午两点多才找到了混线点。强烈的责任感让他顾不上休息,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抢修工作中。电线杆浸在泥水中,爬杆专用鞋也沾满了淤泥,原本一分钟就可以爬上去的电线杆,却由于太滑,用了半个小时才爬上去……线路终于修好了,电话也通了,可当时的他却累倒了。他就是当时长垣河务局魏庄班班长杨志贤。

“如果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项事业、一种乐趣去做,你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一种动力,就会把工作干得很出色。”杨志贤是这么说的,在他四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他也是这么做的。自他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获得黄委、省局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他正是凭借着对治黄事业的热爱,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履行了一名普通治黄工作者者的光荣使命。

“我是黄河里的一叶小舟,哪里是我的码头,我的码头?

那么多风,那么多雨,还有重重湍急的涡流……

是谁点燃了天边的星斗,摇摇的向我招手,向我招手,

帆上有风,帆上有雨,阻挡不住我冲浪的船头。

心中有不落的长帆,眼前有飞翔的海鸥,

只要星斗还在天边闪烁,黄河里永远有一叶追求的小舟。”

这首小诗来自于长垣河务局党群科的郑喜莲同志,在她参加治黄工作的31年间,她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以外,还撰写了大量讴歌黄河人和治黄工作的故事和诗歌。2015年到2017年之间,如果你走在长垣县的街头,你会发现长垣河务局党群科常常到八九点还亮着灯。因为地方政府的抽调,白天她要在县里的综合楼里写报告为地方政府创建文明县城增砖加瓦,晚上她会在单位加班整理自己所负责河务局的工会、精神文明创建等资料。无论县里的工作使她多么忙碌,她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从来也没有一丝松懈。也正是由于这些像她一样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无私奉献者,才使长垣河务局蝉联20年省级文明单位的称号。她用实际行动再次向我们证明,只有平凡的岗位,没有平凡的事业。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辛勤劳动。党的十九大以来,长垣河务局党组多次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前辈们、劳模们的先进事迹,这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汇聚成了一幅幅黄河岸边的美景。

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一位诗人,把这一幅幅美景写入诗中,去歌颂我们可爱的前辈;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一位画家,把这一幅幅美景画入笔下,去展现我们劳动的光荣;而幸运的我是一名治黄工作者,我把这一幅幅美景印入脑海,时刻激励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任颖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Copyright ©2014-2021 水缘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