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丰收的背后故事——看江西吉安市白云山工程青原区灌区如何改革发展

  • 发布时间:2016-08-22 21:36:12
  • 来源:

□特约记者刘茂林

“双抢”之后,颗粒进仓,百姓喜悦,又是一个丰收年。

今年夏收,江西吉安市白云山工程青原区灌区(以下简称为灌区)粮食总产量预计达3.5万吨,实现十连增。十年连增,体现的是灌区人的智慧,展现的是灌区改革成效。近日,记者走进灌区探访了丰收背后的改革故事。

陷入绝地

灌区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辖五条支干渠,渡槽15座、总延长4457米,拱涵隧洞22座、总延长3624米,放水涵288只、总延长86千米,设计灌溉面积5932公顷,受益范围有富田、新圩、文陂、值夏四个乡镇,占据了青原区的“半壁江山”。

“灌区建设之前,由于易涝易旱、靠天吃饭,大面积农田只能种单季稻。”灌区负责人王良旻介绍,灌区建成后,农田种上双季稻,旱涝保收,灌区四个乡镇从吃“回供粮”跃为吉泰盆地的“粮仓”。

随着水利工程老化、“两工”取消、投入减少、人浮于事等矛盾加剧,灌区发展从巅峰走向谷底。到本世纪初,灌区水库病险率62.8%,机电泵站完好率21.67%,灌排设施完好率34.02%,有效灌溉面积萎缩至3.7万亩。

王良旻坦言,债务高筑、人员超编、工程老化三大问题犹如“三座大山”,把灌区逼向了绝境。那个时候,懂技术、年轻的干部职工纷纷停薪留职,留下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成功突围

不改革就没出路,这个理大家懂。但从何处改,怎样改,这是一道摆在灌区人面前无法越过的难题。

“博采众长、方案周密,公平竞争、择优录取,无情改革、有情安置……”2006年,灌区制定了系列措施,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从51名干部职工中择优录用了13人上岗,甩掉人员包袱,释放内在潜能,收到了定编定员到位、人员分流到位、改制经费到位、人员经费到位、水费返还到位、维养经费到位、保障能力增强“六到位一增强”的效果。

人力强了,物力也得跟上。改革后第一年,灌区集中整治水利工程环境,依法铲除违规菜园160多个,拆除违章建筑24间、围墙320余米,平整渠顶5000余米,整治支干渠60多公里,“多年撂荒的农田终于又‘喝’上水库水,栽上了水稻。”这一年,灌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

与此同时,灌区通过上争内挤,10年筹集资金近2亿元,夯实农田水利基础,维修渡槽31节、拱涵隧洞2座、放水涵50只,改造分水、节制、泄洪、排沙闸26座,硬化渠道1050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4.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5367公顷,灌溉率达91%。

突围成功,灌区四乡镇群众受益。2015年,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5367公顷,比2005年增加2322公顷;粮食总产量达74350吨,是2005年的1.42倍;农业总产值达1033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366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321%和251.2%。

创新发展

改革,让灌区获新生;创新,让灌区大发展。初秋灌区,一条条首尾相连的顺畅沟渠,一垅垅成方成块的标准农田,一栋栋整齐划一的钢架大棚,一个个现代规模的家庭农场,勾画出一幅美仑美奂的田园风光画卷。

“同样8个流量水,以前灌不到5万亩,而今灌8万多亩,这就是创新。”聊及灌区如何调度用水,王良旻满脸自豪。2007年,灌区大力推出用水申报制、计量制、轮灌制、签证制“四项制度”,实行“一把锄头”放水,有效化解用水矛盾,促进用水效益最大化,实现和谐用水、节约用水、科学用水。

遇上大旱怎么办?灌区组建了抗旱服务队,配置了送水车、挖掘机、发电机、抽水机、打井机械等抗旱设施,总价值达200多万元。合理规划开挖抗旱井305眼,新建和恢复电灌站40多座,初步形成水库引水、江河取水、地下提水的立体化灌溉体系,成功战胜了2008年、2013年等特大旱灾。

灌区大力推行“灌区+”,建立长效机制。“灌区+协会”,组建农民用水协会63家,落实会员2.3万户,为农田水利设施提供“保姆式”服务;“灌区+企业(合作社)”,通过以奖代补,支持企业(合作社)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推动农田水利升级;“灌区+监理”,安排干部职工担任义务监理员,全程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确保质量合格、工程耐用好用。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去。在发展道路上,灌区已越走越宽广了!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8月18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Copyright ©2014-2021 水缘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