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乡村振兴掀起水利热潮
近期以来,三台县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掀起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热潮作为实现全面小康推进精准脱贫的长远大计来抓,通过认真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切实跟进“水安全保障、防灾减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等重大行动,进一步补好全国、全省农业人口大县在农田水利方面的短板,牢牢把握加快农村水利改革发展的主动权,从而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乡村振兴战略。
产村协调强支撑
按照全省“创新机制推进水利支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全县水利脱贫攻坚全覆盖等相关部署,三台县党政部门齐抓共管,坚持从水利规划、水生态治理、水源建设、饮水安全、水利扶贫、水利产业协同等七个方面认真探索机制创新,做到“民主决策、统筹兼顾、民生优先、建管结合、上下联动、先建后补”,首批美丽新村建设实现了“产水配套、饮水提升、洁水美村”的目标,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与生态供水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同时,建立健全地方财政稳定投入机制,纵深推进“3+2”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大会战,做大做强“麦冬、藤椒、生猪”三大特色产业,把农田水利“全域灌溉”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而且,有效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水扶贫村的开发上来,探索运用PPP、BOT等融资模式,动员社会力量,整合优势资源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按照事权和支出相适应,通过乡村“一事一议”重点奖补1000余万元,切实支持、鼓励农民朋友通过用水户协会参与工程建设、监督、管理,充分调动农村基层的积极性,形成了农水“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互统一的格局,通过聚合诸多政策,整合多方力量,使全县多个行业、多个部门的资源向幸福美丽扶贫村倾斜。
技术保障谋跨越
按照市、县部署和要求,三台县农田水利指挥部、县水务局成立了幸福美丽扶贫新村“农水技术保障组”,强化相关行业的技术指导,尤其针对乡村水利规划、实施、运行、管护等关键环节实行全方位指导,14个片区镇乡水利站和水务局机关、各大灌区水管单位涉水技术干部认真发挥职能职责和技术保障作用。而且,根据全县农田水利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情况,切实整治农村水利的薄弱环节,推进以小农水、“五小水利”为代表的项目建设,加快打造新时代农水建管机制。结合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拍卖、租赁、承包以及股份合作等方式,明确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着力调动村委会和农民朋友建好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促使小型水利项目建设与经营走上以存量换增量、卖旧建新、良性运行、滚动发展的健康之路。借助“农民用水户协会”不断调动基层群众用水、管水和加强水利设施维护的积极性,提高农水工程管护水平。通过把农田水利支撑幸福扶贫新村纳入县域发展总体规划,及时修订完善各类涉水详规,进而实现了农田水利规划与新村建设的有机衔接,在专业层面保障了“大中小微结合、蓄引提节并举、兴利除害减灾并重”,建好了一批既解决当前急需又关系长远民生的水利项目。当前,三台已形成6个方面的民生水利和水环境治理规划,总投资达42.34亿元。按照“分年度、分区域、分轻重缓急”的路子,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骨干水源规划建设,重点完成了全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武引祠堂湾水库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同时,依托骨干水利加快小型水源建设,将在建党百年前完成山坪塘整治928处、石河堰整治43处、新建蓄水池1920口、新建和整治泵站174处、新建和整治渠道712公里。其中涉及省级贫困村140个,幸福美丽新村31个,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推进县域经济的新跨越。
文明生态重机制
为推动水生态文明,三台在争胜乡高桥村建起了全国首座县级农村水文化园,项目总投资980多万元,建筑面积1868平方米,其中:水利抗战纪念馆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配套面积738平方米。这当中有国立东北大学内迁记忆、三台籍抗战英雄纪念碑、远征军将士纪念馆、三台抗战文物、高家桥大渡槽(国立清华大学著名水利专家黄万里教授存世作品)以及系列配套设施,初步形成了永和古堰作为“中华抗战第一堰”的特色时代氛围。借助鲁班水库作为全省第三大人工湖,在投资1500多万元,在2013年全面取缔县内大中型水库3583口网箱渔业的基础上,通过“河长治”有效还一库清水于民,水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实现了三类水质的目标。目前,正要成为“童话水世界”的新载体。为维护河流生态,三台投资2768.3万元实施了西平古镇凯江防洪堤治理,新建防洪堤3.21公里,综合治理河道3.80公里,可保护城乡人口2.6万余,耕地上千亩,同时还改善了水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近五年来,三台的全省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已连续在塔山、永明、柳池、高堰、芦溪、花园和乐加等12镇乡23个村实施,完成投资3250万元,改善灌区末级渠系防渗147.6公里,整治山坪塘31口,改造石河埝1道,建宣传碑8处,新增、改善灌面2.77万亩。通过水土安全治理,近年的农发水保双江口项目区及周家沟小流域完成治理水土流失9平方公里,其中实施坡改梯24公顷,保土耕作317公顷,封禁治理185.5公顷,修建蓄水池7口,沉砂凼15个,截排水沟2公里,乡村作业路1.65公里,完成建设投资286.5万元。另外,今年的水土保持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三台还将通过《西南五省水源规划》将16座小型水库进行优先新建和整治,计划投资1.38亿元。
水利扶贫讲实效
强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重点建成县城新自来水厂、芦溪自来水厂、鲁班供水站、红旗堰供水站、新德供水站,管网覆盖40多个镇乡,农村供水保证率达到77%,水质合格率90%,自来水普及率66%,乡村集中供水率51.1%。明确了鲁班水库、红旗堰水库、团结水库和城区4大安全水源保护区。制定了抗旱应急预案和送水预案。与省都管局合作,成立了都宏水业,统一管理城乡一体化供水。当前,计划新建团结供水站,同时就4个大型骨干水厂进行提质增效、扩大规模,以实现城乡供水全覆盖,让全县63个镇乡另外144个村的农民群众都能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今年2月,通过对46个脱贫村进行摸底,已将相关问题全部纳入到年度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加以解决,工程投资达129万元,预计12月上旬主体工程完工。另外,有效创新水利扶贫新机制,面向140个贫困村重点制定了专项计划,准备在2020年前,通过巩固提升工程、农水精准灌溉、大中型水利、防洪抗旱减灾等项目,实现人人喝上干净水,其中:浅丘区集中供水达90%、自来水普及达85%,深丘区集中供水达80%、自来水普及75%,产业灌溉得到有效保障,从而实现水利脱贫、产业脱贫、农民增收。现目前,通过民生水利项目扶贫,已在协和乡红灯桥实施五小水利,整治山坪塘5口,新建渠道8.85公里,整治石河堰2处,新建蓄水池3口。在光辉镇新河村等21个贫困村实施水利维修养护,维修小型水库3座、堤防3.9公里、小渠道1.2公里、小塘坝46处、供水工程8处。在争胜乡双汇村、新鲁镇象龙寺村、芦溪镇鹤林村和卷林村实施新建和渠道整治27公里,精修山平塘12口。现目前,年内46个脱贫村饮水不安全人员还剩1846人,都将在近期得到新的解决。
美丽三台大提升
认真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台县坚持以水资源的承载力来确定城乡发展规模,科学选择新村聚居点和区域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农田水利建设夯实基层基础,通过“3+2”特色主导产业带动乡村发展,着力保障农民朋友脱贫致富,有效跟进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专合社发展。在水利建设上突出喷灌、管灌、微灌等高效节水和精细化管理。近年来,全省小农水重点县在南路综改区协和乡、紫河镇、广利乡7个村实施,已新建渠道11.7公里,整治渠道25.2公里、山坪塘37口、提灌泵站5座、石河埝7道,新打蓄水池29处,完成投资1785.3万元。今年的中央和省级水利发展项目,包括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已在8月下旬开工,项目已在西平、建设、龙树、立新、黎曙5个镇乡16个村实施。即将完成末节防渗渠25.79公里,改造山坪塘31口、石河埝2道,新建蓄水池2处,计划发展高效节水6400亩,其中:低压管道灌溉5000亩,滴管1320亩、喷灌80亩。并在武引灌区安装计量设施205套,在印盒山灌区安装计量设施25套,在龙树整治末级渠系16.63公里,在立新整治末级渠系4.1公里。通过实施农业水量分配、农业水权制度以及农业水价测算、农业节水奖惩包括精准补贴等办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三台的小型水利工程按照“谁需要、谁建设、谁管理、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路子,逐步形成了“专业建设、群众参与、基层管理、党政指导”的农水发展模式,科学完善了相关运行管护制度,从而不断夯实“以水兴业、以水富民、以水美村”的新境界,不断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惠及民生”的农田水利新格局!(三台县水务局:张川 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