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一天,暖心的艳阳一路高照。一大早,开县南雅镇炮台社区居民郭辉玉老人正扛着锄头忙着春播。当路过南雅镇供水站时,郭辉玉见开县水质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在水厂取水样,于是她搁下手中的锄头,挤进供水车间看看水质检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一会儿,采样员检查了在线系统监测仪后,给出了出厂水质合格的答案。顿时,郭辉玉老人会心地笑了。
“我10多岁就开始挑水,嫁到婆家也是跟着街坊邻居到附近挑水,天干没得水,还要到处找水吃。后来吃上自来水,解脱了挑水的苦。现在更好了,吃的是合格的自来水,党和政府在为我们的健康着想啊!”郭辉玉望着眼前别墅式的供水厂感叹,思绪将69岁的她带到了30年前,曲折的吃水经历浮现在她的眼前。
最辛酸的往事
天干大旱,方圆3公里找水吃
郭辉玉从小在开县南雅镇炮台街长大,后来与同条街的许先生喜结良缘,婚后丈夫忙着做生意,她便担任起全家的杂活,挑水是最为平常的家务活了。
说起挑水,郭辉玉打开了话匣子,“那个时候年轻,要挑五担水才把石缸装得满,一家人吃水和养牲口用水全靠我到两里路外的水井里挑。天晴还好,下雨天要披蓑衣戴斗笠,挑水的路滑,稍不注意就滚到田沟里,两只桶弄个底朝天不说,全身湿透了也要重新打水挑回家。”
最令郭辉玉难忘的还是那些年的大旱时节,她要到方圆3公里外找水吃。“天干水井枯,人畜都离不得水,我挑着水桶到处找水,沿着河边跑四五公里只舀到半挑水。煮饭的水有了,一家大小舀瓢水洗了脸又洗脚,洗脚水还要倒入菜地浇菜,那个水才金贵哟。”
最难忘的回忆
有了供水厂,告别了吃水难
1994年,开县南雅镇在离炮台街不远的南雅村9组修建供水厂,这可把郭辉玉和场镇的居民乐坏了,她一有空就邀约同伴到工地上帮忙递砖块,好让供水厂早日完工,大家早点吃上自来水。
“供水厂修好了,有了自来水,我家的木桶很少用。下雨天不挑水,天干也不愁没水吃。刚修好的供水厂在处理水质时只加了漂白粉,水放到缸里还是有点浑。”郭辉玉说。
为保持水缸清洁,郭辉玉家把石水缸换成瓦缸,平时把水缸放满后,沉淀了再用来煮饭,5天要清洗一次。她把剩在缸里的水舀起来冲厕所,留少许水拿竹刷子搅动清洗,然后把里面的浑水舀起来,再用干净的毛巾把缸壁四周擦一遍。“比起没得水吃,那还是好了很多。”
最美好的愿望
水质监测,让我们吃上安全水
近年来,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深入推进,开县加大投入,建立并完善了农村人饮工程水质监测网络,为各供水厂配备了水质化验设备,坚持常规的水质分析,为农村人饮工程严格把关。
“原来,我们吃的水经过了这么多道工序,难怪自来水不浑浊了,以前5天清洗一次水缸,现在改成10天清洗,缸底都没得杂质。”郭辉玉欣喜地说,吃好水的愿望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终于实现了。
据该镇供水厂站长吴正伟介绍,水厂的供水运行管理、出厂水消毒处理、生产化验、设备运行维护、健康体检上岗证、岗位培训上岗证、水质监测检验等为群众吃水保驾护航,目前供水站的吃水户由原来的500多户增加到2600多户。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