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持续干旱,云南灌区何以不减产?

  • 发布时间:2016-01-05 11:32:29
  • 来源:

高效节水调节池


喷灌

□本报通讯员 王淑娟

滇西地区干旱持续,但笔者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走访时却看到,正值葡萄、提子上市的季节,农户有条不紊展开采收。宾川县近年通过大型灌区建设,坝区内实现灌溉管网化和特色作物滴灌化,最大程度地节约了用水,也保证了农作物的高产丰收。

类似宾川这样的灌区,在云南全省还有4460个(含大中小型),占全省常用耕地面积的49%,是云南粮食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全省30%的粮食、90%的蔬菜和80%的水果均产自灌区。加强灌区的农田水利建设,究竟会给农民群众带来哪些利好?水利又对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起到些什么作用?最近,笔者一行走进灌区一探究竟。

水利改革

倒逼灌区农业转型升级

宾川县力角镇长坡岭农户文智荣一家种植葡萄已经有四五年了,不错的收益让全家生活日渐红火。他说,以前村子里都是粗放式种植,拉水来地里种植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用水虽不计成本但收益甚微。随着大型灌区长坡岭倒虹吸工程投入使用,海稍水库的水引到了地里。现在用水每立方米5毛多钱,种植以前的作物已不太划算。改种葡萄后,采用精准滴灌,效益比以前好了很多。

这样的例子在宾川县还有很多。通过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完善灌溉设施配套,力角镇4000余亩雷响地变成了出产高品质无籽石榴的“金农田”。以前,由于栽种成本高,当地农户只能播种玉米等作物,宾川县金丰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随后相中了这片荒地,采用精准滴灌等方式种起了石榴。去年上市期间,售价达16~20元每公斤。通过转变灌溉方式,荒山变绿洲,低附加值产业悄然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优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

云南省立足农情、水情特点,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要求,大力实施以改土、改肥、改水、改种、改路、降(农)药、喷灌、滴灌等“五改一降两灌”为重点的中低产田改造,积极推进冷凉山区地膜化、山区集雨池窖化、坝区灌溉管网化、特色作物滴灌化、畜禽养殖节水化,依靠科技抗大旱,转变方式夺丰收。

完善配套

兴水强滇战略持续推进

按照“水利跟着产业走”的思路,云南全省灌区水源工程建设和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和保障。

云南省水利厅厅长陈坚介绍,随着兴水强滇战略的持续推进,全省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大批骨干水源工程逐步建成,全省大中型灌区基本都有骨干水源工程覆盖。灌区农田水利配套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省原规划12个大型灌区已完成骨干工程任务数的56.1%,年内将启动昆明柴石滩、德宏麻栗坝2个新建大型灌区建设,耿马新建大型灌区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灌区水利改革也取得新突破,设施破旧无人管护的状况有所改善。以陆良县恨虎坝中型灌区为代表的一批农村水利试点改革,系统建立了初始水权分配、水价改革、吸引社会资本、节水激励约束、用水合作社、工程良性运转、减排监控等机制,成功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建设、管护和运营,打破了传统农田水利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让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实现了群众增收、生产生活便利,企业增效、发展前景良好,政府节水、工程良性运行等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为全省深化水利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大中型灌区成为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元谋、宾川等大型灌区和建水南庄、芒市遮放等重点中型灌区,已成为闻名中外的优质水稻、蔗糖、咖啡、特色水果、花卉和冬早蔬菜生产基地。

创新机制

打通水利惠民“最后一公里”

灌区“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是制约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短板中的短板”。云南计划统筹灌区水利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创新工程投入和运行管护机制,加快灌区建设,同步引导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预计到2020年,云南将完成1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新开工建设昆明柴石滩等一批大型灌区,完成90个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力争完成一批一般中型和一批小型特色灌区节水改造,使全省大中小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800万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超过0.65。同时,建立灌区水权分配、水价改革、节水激励、社会资本参与、良性运行维护机制,实现良性机制全覆盖。

农业和水利合作把灌区(坝区)建设成为高原特色农业现代示范区,在规划制定、工程布局、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强农业和水利协作配合,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5年8月4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Copyright ©2014-2021 水缘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