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网站:宁波北仑河湖管护机制创新取得新进展

  • 发布时间:2016-01-05 08:30:23
  • 来源:

水利部网站讯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作为全国第一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积极探索“制度健全、主体明确、责任落实、经费到位、监管有力、手段先进”的河湖管护长效机制,取得明显进展。

一、健全管护机制。2012年,北仑区在浙江省内率先成立县级河道管理专职机构---北仑区河道管理处,并成立9个乡镇河道管理所,实现了河道管理机构的全覆盖。研究出台了《北仑区河道保洁养护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区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500万元,各乡镇(街道)落实配套资金450万元,专项用于河道长效保洁养护,并实行单独核算、专帐管理,实现了河道保洁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效果明显。

二、探索“一河三长”。北仑区把“河长制”管理作为深化河道长效管理的有效抓手,采取配齐“河长”、创新“河段长”、试水“河面长”的作法,探索一河三“长”的网格化工作格局,使河道治理走向监管网格化、巡查常态化、处置规范化。目前,全区535条河流根据属地配备了区、镇(街道)、村三级“河长”及责任单位;采取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企主演的方式,由沿河两岸的企事业单位、社区的负责人担任“河段长”,共配备了109名“河段长”;以河面保洁员为主体,根据河道属地及类别情况,按照定时间、定河段、定人员、定船只、定责任、定措施的原则,每2公里河道配备1名“河面长”,全程负责河面垃圾、河边栏养畜禽、违法排污水口和涉河违章建筑的检查及上报,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354名河道保洁人员均被聘为“河面长”,有效弥补了“河长”、“河段长”的监管漏洞。

三、实施“服务外包”河道保洁模式。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保洁队伍,实行立体化保洁,明确养护标准,彻底分离了河道保洁的管理权和监督权;建立诚信档案,适时淘汰实效较差的保洁公司,有效提升了河道保洁规范化、长效化水平。

四、强化考核管理,构建监管体系。以区河道管理处、街道(镇)河道管理所等专职机构为考核主体,实行日巡查、月通报、年考核以及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河道保洁、绿化养护等涉河事务进行督查考核。2015年以来,区河道管理处巡查监督196次(人),检查发现河道管理各类问题271处,均得到有效解决。

五、一河一策科学治水。制定一河一策方案表,明确每条河道的污染源治理、河道疏浚和整治、河道保洁等综合治理方案,对河道采取分段、分思路整治。

六、探索生态治水新模式。通过在试点河道上实施水生态系统重构为核心的河道水质提升与生态修复工程、“人工生态浮岛技术”工程、“生态补水”工程等治水措施,进一步提升城中河道水质。采取新河开挖、老河拓宽、两岸绿化等方法,大力推进河网绿化生态建设,共绿化河岸(海边)105公里,面积达253.2万平方米。

七、探索360度智能监管模式,推行“阳光治水”。促进信息共享和公众参与,探索“线上+线下”360度智能管护模式。建立河长指挥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公众实时公布区级河道、镇级河道及水环境较差河道水质情况。在三大水系主要河道安装建立12个高清视频监察点,在年取水量5万方以上(含5万方)的取水单位,安装22个实时监控终端,做到取水实时监控。开通了举报平台,在电视台、报纸等媒体上开设曝光台,深度曝光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河道,跟踪报道河道治理情况和治理成果,营造了浓厚的监督治水氛围。

作者: 责编:李珊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Copyright ©2014-2021 水缘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