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跛足女”成“小巨人”
出生在小山村的她,患上了先天性髋关节脱臼。从小,别人是站着走,她是跛着走,饱受小伙伴嘲弄。一个肢体健康健全的人,都会投去她羡慕的眼神。13岁时,为了不成为家庭“拖累”,她远赴广东省惠阳市打工,靠8年省吃俭用,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万元。22岁时,她返乡进城创业开干鲜店,收获了对于残疾人来说难得的爱情。33岁时,她毅然举债30余万元创办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厂,打造自己品牌和销售网。刚过不惑之年,经过不懈创业,她经营的“麟龙”空心挂面厂产销两旺,事业节节蒸蒸日上,市场前景一片光明。当儿子对她说:“妈妈,同学们都说,很羡慕我有您这样的母亲。”霎时,她泪如雨下。她,就是四川省邻水县“麟龙”挂面掌门人昌桂容。
“颠跛”2公里求学
上个世纪70年代,昌桂容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九龙镇补巴桥村的一个小院子里。刚出生,不幸患上先天性髋关节脱臼(俗称跛足),开始了她的“颠簸”人生。为了一家糊口,父亲一直在粮站下苦力扛粮包,母亲一直在田间地头忙农活。7岁时,她看着村里的小伙伴们欢呼雀跃地背着书包向村子外走,心里隐隐作痛。对同龄人的羡慕,让幼小的昌桂容格外坚强。一个信念支撑着她:上学!和村里那些同龄伙伴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8岁那年,昌桂容对上学近乎痴狂的渴求触动了父母,终于同意她到2公里外的村小入学。苦于没时间护送她去学校,她就自己去上学。那是一段崎岖不平、漫长的泥巴路啊!晴天,坚硬的黄泥堆会拌倒她,她摔倒了又爬起来;雨天,她经常滑进了黄泥汤里,但她从没止步……一路艰辛,她坚持了五年。“我经常梦到我还没上学!”今年40岁的她,依然对童年记忆挥之不去。
放学之余,她还得帮助母亲干活,洗衣、做饭、掰玉米,样样抢着干,还经常走很远的路,割下一大堆猪草、牛草,等待哥哥打捆背回家……用尽自己力气,都是想方设法减轻家庭负担,为的是想有继续拥有上学的机会。
外出打工钻研技艺
1988年,家里接连发生变故,扛粮包的父亲被运粮车撞伤,“胃下垂”老病发作,母亲又患上了严重哮喘。年仅13岁的昌桂容看着陷入困境的家,忍痛放弃学业,揣着借来的200元钱,随亲戚到广东淡水镇打工。谁知道因身体残疾,每个工厂都拒收,半年都没进到厂,靠同行亲戚资助才返回家中。
第二年春节,她打听到表姐在广东一家毛织厂当“师傅”,于是千方百计联系到表姐帮忙,在亲人的帮助下,终于进了表姐所在毛纺厂当“缝盘”学徒。“一定要学好技术,这样才能养活自己,为家里分忧!”早上她比别人早上班,下班比别人晚走。在表姐的手把手的传教下,她一丝不苟地学技术。经过一个月努力,她终于有了人生的第一个收获:58元工资。于是她兴高采烈地购齐了下个月40元的饭票,余下的钱添置一些生活用品。随着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她第二个月工资180元,第三个月210元……520元,当年她为家汇了“巨款”2300多元。“能养活自己,还可以帮助家里人,为父母减轻负担,我现在想来都开心!”
枯燥单调的打工岁月一晃8年过去了,昌桂容不知不觉已22岁,村里的同龄伙伴大多成家,生儿育女了。“你不能打工一辈子,要回家考虑终身大事”,女儿的婚姻大事一直揪着父母的心,1997年,在父母的一下催促动员下,积蓄了3万多元昌桂容回到了邻水家乡。
开店创业收获爱情
“我不能父辈那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通过沿海的打工经历,昌桂容萌发了进城创业的想法。这让父母感觉到她的“眼光、心气是不是有点高”。但一向倔强、有主见的昌桂容坚持自己的想法,通过在城里工作亲戚的帮助,用5000余元盘下了县农业局对面的一家干鲜店铺,谁知,因为缺乏经验,加之不会经营管理,又不认识称,也不会打算盘和算帐……当年就亏本2万多元,门面租金支付不起。正当她灰心失望、准备关门转让店铺时,父亲请来在企业工作的表哥来开导:“做事要有头有尾,在哪失败跌倒,就应该从那里站起来!”一句句鼓励的话语,让向来不服输的昌桂容很快从失败的阴影走了出来,重整锣鼓地打理起干鲜生意来。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分析市场、调整货品结构,改进服务态度,强迫自己学会认秤和计算,渐渐地产销对路了,“回头客”益增多,生意开始步入正轨,债务也很快偿还清。
出嫁是完成任务。开店初期,人们给昌桂容介绍男友,可所介绍的对象都不是自己想找的人,昌桂容心里落差很大,见过一个,回来就要哭一场。后来,当她得知年迈的妈妈常为她的婚事在背地里落泪。她突然意识到,不能让自己成为老人的累赘,把自己嫁了,是为父母解脱负担,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于是,她不再去费时地追求理想的婚姻,告诫自己:只要四肢健全、为人正直,就可以委身相嫁。后来,房东介绍了他堂哥曾凡明相识,一个忠厚实在、言辞木讷的烧砖匠,尽管不是昌桂容所希望的理想人选,但曾凡明一句“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承诺打动她及家人。一个月后,昌桂容与曾凡明结了婚,组建起了小家庭。婚后,昌桂容守店,丈夫在县城拉黄包车,日子过得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随着孩子的相继降生,为这个家庭平添了诸多快乐。
因为诚信经营,从不缺斤少两坑害消费者,昌桂容被县个协吸纳为会员,先后担任组长、理事等职务,年年被评为县个协优秀。2008年,被广安市个协评为优秀理事。她积极宣传工商管理知识,协助邻近的商户们去办证、验照,热情帮助生病住院、子女入学困难的个体工商户们享受相关政策。
勇于挑战事业有成
2008年,随之国家经济复苏,邻水的特色农产品市场日益扩大,原来代理的手工挂面、手工空心面常常面临“断货”。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旺季,厂家无法供货,昌桂容为了稳定客源,只好从别的专营店高价进货,原价出售给消费者。“必须得有自己的产品和销售渠道,才不被别人卡脖子!”为了扭转无货可卖的局面,昌桂容决定再搏一次,再冒一次险:“自己办一家手工面加工厂”。
立说立行,说干就干。昌桂容拿出多年经商的全部积蓄10万元,又动员亲朋好友筹资25万元,在城乡结合部的大佛寺村租赁了400余平米的生产厂房,马不停蹄地从成都、重庆等地全新购置了生产设备,高薪聘请了技术过硬的制面师傅,忙前忙后地注册了“麟龙”手工面认证商标,办好了生产许可证,精心制作了大气、喜庆的包装。经过8个月的精心筹备,2008年9月20日,是昌桂容一生中很特别的日子,在轰隆隆的鞭炮声中,昌桂容亲手挂上了“麟龙”手工面厂的招牌。因多年诚信的口碑、稳定的客源,昌桂容当年生产“麟龙”牌手工面20余吨、3000件,实现产值30余万元,全年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
苦心人,天不负。2012年,因县城扩张,在政府的支持下,昌桂容将“麟龙”加工厂搬迁到城效的文加坡社区,投资100余万元新建了1000平米的工厂大楼,全新升级了生机设备,又一次完成了“华丽转身”。同年,昌桂容为自己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手术,行动举止与正常人无异。昌桂容坚信:她和她的企业、她的梦想真正“站”起来了。
乐善好施照亮他人
今天,昌桂容她成为邻水县残疾人创业的一杆旗帜,她的故事激励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守护梦想,艰苦前行。尽管有今天的成绩,可昌桂容骨子里仍藏着一份自卑。有不少重要客户,她不愿意亲自去谈。她向儿子们解释:“妈妈不想去,是因为不想看到他们同情的目光。”儿子奇怪地说:“妈妈,你怎么会这样想?我们一直为有你这样的妈妈而感到自豪,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也都非常佩服你。那些客户看你,都是敬佩赞赏的目光啊!”如今,儿子们都长大了,他们英俊勇敢,宽厚优秀,成了昌桂容的朋友,她向他们倾诉,向他们咨询,她觉得,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才是她一生中最大的成功和收获。
生活富裕了,昌桂容夫妻将目光投向公益事业,修公路,捐助灾区,帮扶乡邻,他们慷慨解囊。“能走到今天,得益于政府的扶持,离不开朋友们的帮助,更离不开丈夫的鼓励和支持。”昌桂容感慨自己是爱情事业双丰收。
“紧跟时代,依托政策,不懈追求,相信自我”,在笔者的要求下,昌桂容说出了自己创业成功的秘诀。(通讯员:李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