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上演的“步步惊心”
调水调沙期间,牡丹黄河河务局管理段的职工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辛勤的工作保障着黄河平稳度汛,在平静的背后,却也无时不在上演着“步步惊心”的情景。
情景一:平滩观测中的“步步惊心”
调水调沙一开始,上级就要求每天上报平滩流量,这就需要每天根据平滩观测数据进行推断。上报一开始,李庄段职工刘国强便开始了每天的滩唇出水高度的测量。刘国强负责张闫楼滩区230+200点上的测量工作,该点位于滩区中部,从设在贾庄险工23坝的防汛帐篷出发要走大约3公里的距离,徒步需要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每天一大早张国强带着测量尺、记录本出发,走约20多分钟,远远地看到了测量点的红色标志,便转向下了大堤向河沿靠去。因为在测量点附近要取几个位置,测量出数据取平均值,所以每当沿着河沿走的时候,张国强都是小心翼翼的,调水调沙期间河水不断冲刷岸基,致使岸基土质松软,稍一不注意没踩准,滩地就塌落下去,非常危险。测量时也一定注意,不能在一个地点停留太久,测完了赶快走。
“前些天我刚刚测完高度,往回走的时候不远处的一块滩地就塌了下去,离我测量的那个点也就几米远,到现在想想还后怕那。”张国强心有余悸地告诉笔者,“但只要河水不漫滩,冒点风险也值得……”随后便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情景二:水尺设置中的“步步惊心”
由于进入落水期,原先的水尺已经不能满足测量需要,需要设置临时水尺,7月14日一早,刘庄段副段长王振龙和职工张颖钊开始了设置临时水尺的工作,这项工作看起来不难,但真是做起来一点儿也不轻松,因为需要有人扛着水尺在水中作业,众所周知,黄河水下都是细流沙,质地较软,一踩上去就往下陷,弄不好就陷进去了,出都出不来。穿上救生衣,在腰间系上一根防护绳,王段长做好下河前的准备工作。
“拉紧了颖钊,你要是一松手,一个浪过来,没准我就交代啦,哈哈……”
“放心吧龙哥,没问题!”岸上的颖钊回应道。
王段长一手拿着水尺向前探着,然后缓缓地向前移动,走着走着不时地还一个趔趄。“小心点,龙哥”颖钊的双手紧紧拉住了绳子的一头。就这样小心地向前挪动着,终于到到达了指定地点,这时水已经到了大腿根部,费尽力气才把水尺固定好,向回走没有了支撑物,走得更慢了,一个浪打过来,整个人都晃晃悠悠的,好不容易到了岸上,王段长两只脚上满是淤泥,额头上也嵌满豆大的汗珠。据了解,这样的临时水尺整个调水调沙期间已经设置了两个,每次都是人工安放,真是不易。
情景三: 雨夜观测中的“步步惊心”
7月14日夜,牡丹区普降大到暴雨,并伴有7级左右大风,凌晨1点30分,在刘庄险工43坝上的防汛帐篷依然亮着灯,伴着狂风左右摇晃,再加上雷鸣的映衬,有种置身于恐怖电影中的氛围。这时刘庄段职工谭孟民穿上雨衣,拿着电筒准备出去下到坝底看水尺,刚一走出帐篷,狂风夹杂着雨滴便扑面袭来,弄得眼都睁不开。谭孟民是段上的老职工,平时工作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参加了自02年以来的每一次调水调沙运行观测工作,有什么事情都冲到最前面,这次也不例外。
从坝头到坝底有30几级台阶,这些台阶都很陡峭,平时天气好的时候走起来都要十分小心,这大雨天让老谭每走一步都十分谨慎,一手拿手电照着下方,一手扶着坦石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下挪动,有好几次脚底差点踩滑,定定神又接着向下挪动。好不容易下到坝底,看了水尺,把水尺读数通过对讲机传到段上,又原路返回。这样原本十几分钟做完的事,今天多用了一倍的时间。回到帐篷中,虽然穿着雨衣,但脱下后里面的衣服也已被雨水打透了。
“越是下雨天,越容易出险,观测起来越得认真,咱就是干这个的,职责所在。”憨厚的老谭嘿嘿地笑着说道。
是的,“职责所在”道出了每一个牡丹黄河人的心声,他们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母亲河安然度汛来保驾护航。(李毅谦)